• 卫国战争早期苏联红军一溃千里的原因

  • 发布日期:2024-08-25 20:49    点击次数:125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对苏联发动了突袭,550万德国大军,在四千架飞机,三千余辆坦克的掩护下,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到九月德军直逼莫斯科,被俘虏的苏联红军已经达到三百余万人,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大量重装备被德军击毁,许多飞机甚至还没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在飞机场上,许多人死伤,为什么强大的苏联红军会在1941年,损失如此惨重?曾经在20世纪二十年代,让整个欧洲发抖的俄国,在1941年为何会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实际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的苏联红军,战斗力是十分堪忧的。从装甲力量上来说,后来曾经让德军吃尽苦头的T-34坦克,和kv1 kv2坦克在苏军中实际上并不多见,更为恐怖的是,苏军坦克的装甲质量也差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据说曾经有T-3476坦克居然被德国二号坦克(主炮为20毫米机关炮,在当时已经相当落后)射穿了侧面装甲。苏军坦克的主力仍然是T-26坦克和BT-5坦克,BT-7坦克之流的轻型坦克,他们装备的45毫米炮如果不在一定距离,则很难威胁德国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的正面,外加上通讯手段的落后,所以卫国战争前期的坦克战,苏军如果没有T-34,kv1,kv2坦克,很容易就会变成德军坦克单方面屠杀苏军坦克,T-34,kv1,kv2坦克这些大家伙有时也并不靠谱,过高的故障率影响了这些大家伙发挥出其应有的战斗力。

    大量飞机被毁,制空权的几乎丧失,也是早期苏军一溃千里的原因之一,拼死抵抗的重型坦克们往往在斯图卡俯冲式轰炸机的咆哮声中被轻易“开罐头”(后期德军也如此),很多阵地,行军中的部队往往还未能参战便已经遭到了灭顶之灾。

    人员素质的低下,三十年代苏联的“大清洗”使很多优秀的苏联军事统帅死于非命,剩下的多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徒。苏联士兵素质的整体低下也不能够被忽视,在1940年冬季的苏芬战争之中,面对正规军不过数万人的芬兰军队,他们被打的落花流水,仅仅依靠巨大的人数优势才能使芬兰屈服,在当时隐身于雪地之中,手持冲锋枪的芬兰士兵常常一两个人便可以消灭一小队苏军,数十万苏联红军的鲜血仅仅淹没了不到三万的芬兰人,一位苏联红军将领后来回忆说说:“我们所获的土地仅仅能掩埋我们战士的遗体而已。”

    德军战术运用得当,人员素质远超苏军。早期的德军绝对可以说是一支精锐之师,他们高超的战术素养,精良的武器远胜于苏军。再加上德军的偷袭,更是让苏联这个懵懵懂懂的巨人几乎毁于一旦。在二战刚刚爆发时,西方国家英法在绥靖政策之余,也“祸水东引”妄图把希特勒的兵锋引向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苏联,而苏联则更是令人无语,不但同德国人瓜分了波兰,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更是向小国芬兰提出野蛮的领土要求,芬兰不应便大开战端,最可笑的是付出了四万人阵亡,二十余万人失踪在北欧冰封的茫茫丛林之中,也未能征服芬兰,反倒出尽了洋相,也让苏联在二战初期唯一个避免卫国战争巨大损失的机会付之东流。

    经过残酷的卫国战争,苏联红军以鲜血与生命作为代价,这才逐渐成长起来,最终攻克了法西斯德国的首都柏林,赢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