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山走水】崂山悬谜(二)

  • 发布日期:2024-08-25 07:26    点击次数:109

    除了上文所说的四大悬谜,崂山志书上也有一些记载言之凿凿,但实际因证据不全、无法佐证和验证的记载,大致如下。

    孙昙之谜

    孙昙在崂山可是大大有名的人物,在明道观附近有关于此人的多处石刻。可事实是根据正史的记载,一者历史记载没有孙昙其人,到崂山为唐玄宗采药的并非孙昙,《图书集成》记载是“王旻”,《太平广记》记载的却是“王昊”(这可能是笔误),但无论王旻王昊,均没有在崂山留下任何踪迹,而孙昙却在崂山留下了千年石刻。孙昙莫非为王旻之弟子?石刻为何不留师傅之名?

     二者很多记载都说孙昙有三处石刻,1、明道观南一块石壁有'敕孙昙采仙药山房’八字;2、又此向西再向西刻有记载孙昙奉敕采药的60余字的短文;3、棋盘石上(有的说在石下石壁上)刻有'敕采仙药孙昙遗失祭山海求仙石’十三个字,还有着孙昙的全身像,须眉俱全。经过山友的不懈努力,石刻终于得见天日,但其全身像却无人得见。

    阴山之谜

    《太平寰宇记》是北宋初期一部著名的地理总志。该书卷二十河南道莱州即墨县有记载:“阴山,在县东南八十里。上有石池,深三寸,旱不减,雨不涨,冬夏清澈,曾无滓秽。池东石有马蹄迹,又有五石人,广数围,高一丈。古老相传云始皇幸琅琊,因至牢盛山望蓬莱,盖立马于此。又遣石人驱牢山不得,遂立于此。石人,诸山往往有之”。

    为寻找《寰宇记》中记载的阴山,翻阅了诸多古人的游记、杂谈及各种版本的《崂山志》但都没有发现相关的记载。乐史显然不可能杜撰出一座不存在的阴山,一定有其原型的存在。遍访二崂诸山、找到此山仿佛成了自己一个解不开的心病。笔者曾经专文就探索此山的过程写了一篇《阴山探秘》,有兴趣者可参看之。

    三标山的石洞

    现在已经有成熟盘山路的三标山本无甚奇异之处,但有记载其北、中两峰陡峭不可登,南峰夹涧山石纹理俱为大小劈斧式,颇为奇特。南峰之上,岩石垒叠堆积,下成洞窟,甚深广,隙窍四通,能容数百人,旧时每逢兵乱,山民多到此避藏。特到三标山多次寻找洞窟,无果。前在网上浏览,好像看到有老师进洞,故洞窟应有,一致未得其径。

    跃龙峰的浴龙池

    在光光雕顶之跃龙峰巅,多有游者至。因有蓝志载:“跃龙峰又名浴盆峰,顶有深池,荡漾莫测”,周志载:“跃龙峰巅有池曰浴盆,风涌浪翻,人不敢近”;曹臣《崂山周游记》也说:“池巅沉黝莫测,风来浪涌,人莫敢临视”。可惜目前人们找到的浴龙池,不要说“风来浪涌”,水也没有一滴。原因一是可能山势的变化、岩石的风化导致前景不显,也可能没有找到真正的跃龙峰。

    会仙山铁锚

    蓝水在《崂山志》记载曰:“会仙山中段壁半挂一大铁锚,完整光亮,又太清宫西北山亦挂一铁锚,真是无独有偶。”其二,在《太清宫》一节:“西北群峰后有狍子崮,状如覆螺,顶平,有大小池如列星,大者径九尺,水深不测,名瑶池。岩间有蛎壳,其东山壁间挂一铁锚,旁石缝中有不朽板。”铁锚之事,众说纷纭,为崂山最为奇异而最难佐证之事。

    对于铁锚,笔者有专文论及,有兴趣者可阅看《山上的铁锚》。

    隔山收法

     隔山收法主要是为了对付崂山的蛇。崂山之蛇以土虺最为厉害,特别是夏天,如果不小心踩到,突起啮人可致人性命。隔山收法,可治蛇毒。其法:施法者携带一刀一带,骑在屋脊上,持诵念咒,咒毕,刀断其带,则隔山之蛇毙,而人伤愈。

    忘了在哪儿看到好像以前崂山有人懂这些古法并有治愈蛇伤的例子。这些法子应该是比较耗费精力的。目前这些古法都应该失传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